“不去。”那个叫魏典的青年,丝毫不给县令面子。

    村民渐渐跟过来,都劝魏典答应。本村百姓做了公人,平时也好照顾大家,被官府盘剥起来没那么狠。

    魏典冷笑:“俺杀了强盗,却被孙家构陷入狱,流放河北做那贼配军。俺在河北剿贼有功,非但领不到赏钱,连腿伤也不给治。不论做公还是当兵,哪讨得了半点好处?”

    王畋质问:“你想不想报仇?”

    魏典说:“俺仇家不少,县令说的是哪个?”

    王畋说道:“知州亲临本县,抓了孙家兄弟,如今被鲜衣社堵在县衙。你若应征,便能报仇。今后把孙家兄弟移送州城,也须伱来押解,防备马贼劫囚车!”

    “真要法办孙家?”魏典半信半疑。

    白胜从怀里掏出一张纸:“朱知州有令。濮州疲敝,百姓穷困,早已不堪重负,明年的地里脚钱,当减为每斗七十文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瞬间轰动。

    村老和保正激动得冲过来,慌忙问道:“可是真的?”

    白胜说道:“知州的话能有假?说出来逗你们耍子?”

    众人一想,确实如此,知州没必要拿这开玩笑。

    这玩意儿最初叫“支移”,即因为特殊情况,百姓交税不在本地,而是要送去某个指定地点。一般是以乡里都保为单位,大家摊派运输费,选一些青壮去交粮。

    比如陕西百姓交税,有时需要走四五百里,自己把粮食送到前线。

    十年前,蔡京对此进行改革,也不让百姓“支移”了,通通改为“地里脚钱”。百姓只须把粮送去县衙,剩下的由官府搞定,但所有人都得额外交钱。

    地里脚钱,每斗56文,已经相当于正税。

    刚开始在京西路施行,继而又推广到全国。说得更直接一些,就是向农民双倍征收田赋!

    而地方官吏趁机鱼肉百姓,落实到基层,往往数倍征收。双倍给朝廷,剩下的自己截留。乡下四、五等户,种出粮食还不够交税,卖牛卖田者不知凡几。

    由于激起民乱,六年前下诏把零头给免了,接着又把税不及斗的五等户免了。

    京东路这边收得特别高,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,隐田太多收不上税。大户的和买钱也摊派太多,经常出现拖欠,只得从小老百姓身上找补。

    朝廷规定每斗56文,朱铭下令减为70文,明明多收了14文杂税,却让这些村民激动万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