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,庐陵。
一艘官船北上,载有士子二十余人。
至南昌换大船,又有士子聚来,赴京赶考者竟有上百人,这还只是其中一条船而已。
江西归顺大明的当月,各府县就开始打听科举情况。听说明年是新朝的第一届礼部试,江西士子顿时就疯狂起来,都不问具体情况便开始急着出发。
浙江和福建,情况也差不多,全都是科举大省。
三省新旧官员压不住民意,只得快船加急询问朝廷。
朱国祥和朱铭商量之后,决定同意三省举人参加。但由于跟其他省份选拔方式不同,明年把三省考生归为一榜,限定死三省进士的名额,免得对其他省份的举子不公平。
眼前这艘船上,还有一位特殊人物,他并非什么考生,而是一大群江西官员联合举荐的贤才。
此人名叫萧楚,已经六十三岁,至今尚未娶妻。
他年轻时科举落榜,之后就不再考试,一直在家钻研学问。
术数、医相、占卜、天文、地理、书法、绘画、音律、方志、剑术……无所不通,融贯百家。
宋徽宗也曾征辟过他,但萧楚认为奸臣当道,自己做官也没有屁用,前后三次拒绝朝廷征辟。
而今,大明新朝初立,萧楚竟然爽快应征。
赶考士子们得知萧楚在船上,每天轮流前来请教学问。
此时此刻,萧楚盘腿坐于船舱,声音低沉而缓慢:
“世人修《春秋》重传轻经,我却是重经而轻传。汝等参加科考,自然经传都该学习。但科举是科举,学问是学问。科举只在一时,学问却在万世……”
“真正做学问之时,不要寻章摘句,而该直指经义根本。研究《春秋》,当从书法(写作方式)入手……”
“《春秋》以鲁史为本,兼采诸国之志,应当是史书才对,为何却是经书呢?”
“经,常也!提挈大道,万世不易。”
“《春秋》的那些传,只是纬书而已。纬书适于当时,有些东西已不合时宜。”
“只有《春秋》的本经,其大道理永远不会变。便如人要吃饭,从古至今皆然,这就是经书。而先秦时候吃什么,现在又吃什么,却是在变的,就是纬书。”
一艘官船北上,载有士子二十余人。
至南昌换大船,又有士子聚来,赴京赶考者竟有上百人,这还只是其中一条船而已。
江西归顺大明的当月,各府县就开始打听科举情况。听说明年是新朝的第一届礼部试,江西士子顿时就疯狂起来,都不问具体情况便开始急着出发。
浙江和福建,情况也差不多,全都是科举大省。
三省新旧官员压不住民意,只得快船加急询问朝廷。
朱国祥和朱铭商量之后,决定同意三省举人参加。但由于跟其他省份选拔方式不同,明年把三省考生归为一榜,限定死三省进士的名额,免得对其他省份的举子不公平。
眼前这艘船上,还有一位特殊人物,他并非什么考生,而是一大群江西官员联合举荐的贤才。
此人名叫萧楚,已经六十三岁,至今尚未娶妻。
他年轻时科举落榜,之后就不再考试,一直在家钻研学问。
术数、医相、占卜、天文、地理、书法、绘画、音律、方志、剑术……无所不通,融贯百家。
宋徽宗也曾征辟过他,但萧楚认为奸臣当道,自己做官也没有屁用,前后三次拒绝朝廷征辟。
而今,大明新朝初立,萧楚竟然爽快应征。
赶考士子们得知萧楚在船上,每天轮流前来请教学问。
此时此刻,萧楚盘腿坐于船舱,声音低沉而缓慢:
“世人修《春秋》重传轻经,我却是重经而轻传。汝等参加科考,自然经传都该学习。但科举是科举,学问是学问。科举只在一时,学问却在万世……”
“真正做学问之时,不要寻章摘句,而该直指经义根本。研究《春秋》,当从书法(写作方式)入手……”
“《春秋》以鲁史为本,兼采诸国之志,应当是史书才对,为何却是经书呢?”
“经,常也!提挈大道,万世不易。”
“《春秋》的那些传,只是纬书而已。纬书适于当时,有些东西已不合时宜。”
“只有《春秋》的本经,其大道理永远不会变。便如人要吃饭,从古至今皆然,这就是经书。而先秦时候吃什么,现在又吃什么,却是在变的,就是纬书。”